清政府“重开岛禁”的历史见证
在清代,清政府因涠洲岛“孤悬大海,最易藏奸”而发出“永远封禁”令。清同治六年,清政府对涠洲“重开岛禁”,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,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。
涠洲岛圣堂景区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修建,落成于1880年,由钟楼、修道院、学堂、医院和育婴堂组成,是当时全国四大天主教堂之一。钟楼分四层,顶高24m,全部用岛上生产的火山石、珊瑚石及竹木土瓦结构,墙体深灰色,占地近千平方米,掩映在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,气势十分恢弘,是清末“雷廉”地区最为宏伟的教堂,在五彩滩游览区可见古采石场。教堂正门顶端高耸的哥特式塔尖,镌有“天主堂”和“天涯咫尺,主宰众生”题刻,修道学堂高13.5m,长56m,为岛上众多的教徒做礼拜之用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,于1993年、1994年和2001年分别被评为市级、自治区级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同时也是近代法国天主教传入涠洲岛的历史见证物。